宁波,人文积淀丰厚,历史背景和文化悠久,早在7000年前,宁波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如今的宁波,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世界第四大港口城市,连续5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是中国著名的院士之乡。
宁波还是长三角南翼著名的制造业基地,是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被国家赋予了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先行者的重大使命。
“世界上的不可能是在某种条件下的不可能,当你发现不可能的时候,依靠你的智慧打破限制条件,把这些边界的条件变成最可能实现的方式,这件事就变成可能了!”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理事长甘中学说。
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是受浙江省省委省政府委托,由宁波市政府与智能制造领域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团队共同筹建的具有集团性质的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集群。
甘中学身为宁研院理事长,同时也是国家“千人计划”首批特聘专家,宁波科学技术创新2025重大专项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小组组长,浙江智昌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在宁波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引领着宁波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走向国际化水平。
2017年12月,浙江智昌实业有限公司开发的锐智智能机器人控制器,在国家科技部的机器人控制器专项评审中,与新松、固高(即大疆科技)、新时达等国内9家顶级机器人公司竞争中胜出,获得国内机器人控制器专项第一名,给业界带来不小震动。
据介绍,锐智智能机器人控制器是我国具有知识产权、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其运动控制性能指标可与国际领航者比肩,在智能生厂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上,能带来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锐智智能机器人控制器已应用于工业公司的智能生产线和智能工厂,比如宁波江丰电子、更大集团,帮企业实现了超高精度电子材料智能流水线的无人生产,将机械加工车间升级成为智能化生产车间。此外,日本川崎公司——国际知名机器人生产企业,订购了锐智智能机器人控制器1000台,今年还将增购2600台,以应用于川崎重工的智能工业机器人产品。
“控制器是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国内市场上销售、应用最多的还是以机器人‘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国外品牌。日本川崎公司采购锐智智能机器人控制器,这不就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吗?”甘中学表示。
作为浙江智昌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同时也是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理事长,甘中学并未把眼界局限于研发技术和企业未来的发展上,“打造宁波特色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新模式一直是我的梦想。”甘中学说。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甘中学表示,他们一边联合宁波更多相关院所、企业,以控制器为突破口,拿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产品;一边以宁研院为基础,打造链条更完整、机制更完善的产、学、研、金、商深层次地融合的机器人创新生态圈,服务宁波产业智造升级。
据了解,目前宁研院拥有包括甘中学,东京工业大学机械物理专业博士梁衍学,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工学博士宋小康,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赵伟,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王奇锋等25位资深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建立了机器人创新中心、医疗服务机器人创新中心、工业4.0中心、AI创新中心、纳米创新中心、视觉创新中心6大研发技术中心,以打造“浙江制造”为核心目标,积极创造机器人名牌产品,业务覆盖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核心部件、机器人本体、产业应用等多个领域,通过3-5年时间成为宁波市智能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平台。
正是因为宁波拥有良好的智能制造政策环境、商业环境和坚实基础,宁研院才得以筹建,才涌现出宁波市凹凸重工有限公司、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智能装备重点优势企业。
宁波,人文积淀丰厚,历史背景和文化悠久,早在7000年前,宁波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如今的宁波,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世界第四大港口城市,连续5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是中国著名的院士之乡。
宁波还是长三角南翼著名的制造业基地,是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被国家赋予了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先行者的重大使命。
近年来,宁波主动培育新结构,强化新动能,把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作为“加码”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逐步从制造业大市走向制造业强市。
比如,浙江智昌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锐智机器人比肩国际大品牌,金凤公司生产的数控等离子切割机,以高于同种类型的产品30%的价格出口俄罗斯。均胜、海天、东方电缆、慈星、德顺、中大力德等多家企业,通过创新升级生产的各种制造装备,持续打破欧美日等国家对高精尖装备的垄断,成为引领宁波制造出口升级的生力军。
“未来三年,我市将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为主攻方向,带领企业自主创新,提升成套装备、机器人整机的产能规模,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加速实现‘宁波制造’向‘宁波智造’升级。”宁波市经信委主任陈炳荣说。
据了解,宁波市将从三方面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一是“三年大改造”行动计划全覆盖。全市各地每年要组织至少三分之一规上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市、县两级按有关政策给予扶持,争取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实现全市规上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全覆盖。
二是智能制造诊断全覆盖。针对企业在智能化改造中面临的现实生产条件和技术、人才瓶颈,市县两级分层次为规上企业组织技术与产业对接服务。拟在“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专项资金中每年专门安排3000万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智能制造工程服务企业和智能制造领域的相关专家团队,免费为公司可以提供“一对一”入户诊断服务,为企业设计个性化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三是实施“十百千”工程。到2020年,培育10家全国先进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00家智能制造工程服务企业和集成商,1000家向工业3.0、4.0迈进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企业。
财经号声明: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别的问题,请联系本站。
一家关注财经领域的新锐自媒体。观点犀利、语言活泼,以独立、稀缺、穿透的内容秉性,为受众呈现一个独特真实、有深度的财经视角。 (再深一度!这里有最真实的财经江湖)
下一篇:【48812】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