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18日讯(记者 张尚武 通讯员 邓罗明)购机补助方针的影响效应递减,湖南农机坚决迈向千亿工业方针,数字化制作技能将供给新的驱动力。
在省发改委立项扶持下,我省农机制作业“龙头”——中天龙舟农机有限公司打造数字化制作渠道,首先完结水稻出产机械的数字化制作。
记者今日随省农机判定站专家在该公司看到,宽阔亮堂的厂房内,看不到“汗流浃背、敲敲打打”的局面。职工们有序操作数控折弯机、数控焊接机、激光切割机,依托数字指令,轻轻松松完结一道道工序,精工制作的收割机、旋耕机、转运机,功能查验测验100%合格。
数字化制作渠道的“心脏”,便是公司技能中心。在这里,一张张技能图纸与数控机器设备联网,电脑输入零件图样、出产指令等种种数字信息,通过规划、核算、优化、仿真、拼装等环节,输出到达用户功能要求的产品。仅收割机,公司依据用户需求,可随时出产的机型即达60多种。
依据项目组织,“中天龙舟”年内投入1000万元,新建全省农机制作首条机器人出产线。现在主体工程现已竣工,进入装置调试阶段。董事长王术平介绍,项目悉数建成后,“中天龙舟”依托数字化制作渠道,大幅度的进步收割机、旋耕机、插秧机、转运机四大当家机械的产能,主销黑龙江和东南亚水稻主产区,带动本乡的上下游企业,打造“百亿工业链”。
从手艺敲打到数字化制作,湘产农机“面貌一新”。 现场观摩的专家们提出,湖南农机打造千亿工业,火急地需求环绕水稻、油菜、柑橘、茶叶等优势作物出产机械化,抢占数字化制作的制高点,构筑中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