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随着春节的临近,位于唐山的百川机器人共享制造工厂内却是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焊接机器人、全自动等离子切割机等共享设备在加工生产区域里运转不停,而设计研发区则是技术团队针对客户的真实需求进行产品设计的关键场所。共享工厂的机械工程师屈东亮一早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正在完善一款多轴智能固化机器人的设计。
去年11月,屈东亮接到河北海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的设计任务,要求设计出一款用于软土固化过程的机器人,以此提升淤泥的固化效率。软土固化是利用特定固化剂来改善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来提升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这项工作并不简单,屈东亮和他的团队在没有现成经验的情况下,通过头脑风暴和摸索,耐心地进行设计并制造样机。
这一过程中,屈东亮决定采用挖掘机带动双搅拌头的设计理念,从而有效提升固化的面积。他们的努力在一次次的调整中取得了进步,最终多轴智能固化机器人的样机已经制造出来,预计两个月后将交付客户。
共享工厂的运作模式使得中小企业在机器人商品市场的推进速度大幅度的提升。正如河北佳定舒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郭浩田所说,春节前他依然忙碌于推广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助浴机器人。“这款机器人能在两分钟内将行动不便的老人安全移动到浴缸中,并且在洗澡过程中实时监测老人的心率和血氧,一经发现异常,可以迅速将老人抬出浴缸。”郭浩田坦言,这一产品的构想最早源于他和同学的大学设计,然而开发过程中面临着设备和资金的双重压力。
在建设实验室和生产线上需要大量投入时,郭浩田几乎对项目感到绝望。就在此时,他带着图纸找到了共享工厂。共享工厂的技术副总经理纪超表示,他们的机械工程师团队及时帮助郭浩田完善设计并在零件选择等方面提供相关建议。在共享工厂的支持下,助浴机器人从想法到实现仅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郭浩田感慨万千:“我们省去了很多成本和时间,短短一年内助浴机器人已经迭代到3.5版。”
共享工厂的优势,不光在于设备的共享,如高端3D打印机和全自动等离子切割机,还在于提供了持续沟通的机会。这种集体化协作的模式使得创意能够迅速转化为产品,加快了中小企业的研发进程。
百川共享工厂负责人王孟昭表示,共享工厂的核心目的是帮助中小企业将优秀创意变为实际产品。目前工厂具备年产机器人2000台的生产能力,帮助中小企业生产效率提升10%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15%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以上。在这一过程中,共享工厂为公司可以提供的不仅是物质支持,更是让中小企业在道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
展望未来,百川集团计划在2025年基础上成立虚拟共享工厂。这一新模式将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大模型技术,逐步推动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校在研发、试验及生产制造等环节的深度合作。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企业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跨地域的即时沟通和反馈,进一步缩短产品的上市时间。
总结而言,机器人共享制造不仅是一种创新生产模式,还深刻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进程。随着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和设备的共享,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这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为更多优秀创意提供了实现的可能。相应的,我们也应关注这样一个趋势——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浪潮中,如何通过共建共享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欲了解更多关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动态及应用,推荐大家使用简单AI等AI工具,以提高创作效率、加速产品落地。共享协作、有你有我,共同迎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