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来,惠州坚持把“百千万工程”作为推动县域发展的总抓手,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水平发展引领区,奋力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
百亿级产业聚链成群、和美镇村加速蝶变、畅达路网串联山水、社会动能澎湃激荡……如今,惠州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惠州路径”,绘就一幅城乡共荣、山海同辉的壮美画卷。
天色刚亮,博罗县泰美镇一个供销渔场,一条条肥美的鲜鱼“跃”上岸,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经检验和加工后,当天中午就能送达大湾区居民的餐桌上。
这是惠州县域特色产业蒸蒸日上的生动写照。自2021年5月真正开始启动以来,基地同步推进建设、招商、运营,着力打造大湾区的“大粮仓、大菜篮、大厨房”。当前,基地正加快建设,计划2027年建成,可实现农产品年流通服务量500万吨以上、产值300亿元以上。
锚定打造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目标,博罗县推动食品产业全链条发展。2024年,全县食品产业链规上工业产值达117.8亿元,入选广东省食品制造业培育试点县,全力打造大湾区食品产业高地。
产业向高、特色向新、企业向上。惠州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3+7”产业园区等平台为重要载体,全力筑牢“2+1”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硬支撑”,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过去3年,博罗县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新引进项目537宗、总投资1118.39亿元,逐步形成了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去年,全县规上工业公司达138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800亿元,工业投资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平均增速30.9%。
在相邻的龙门县,新型工业化建设如火如荼。今年一季度,龙门工业经济恢复良好,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6.86亿元,同比增长6.8%,比去年同期提高19.7个百分点。当前,龙门正建强惠州龙门产业园区“主阵地”,致力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功能膜新材料、绿色新型建材、新型储能、医药健康和食品等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依山傍海的惠东县则展现了沿海山区县的“双突破”。2024年,全县鞋业产值突破400亿元,入围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能源领域实现新突破——惠州LNG接收站一期投产,太平岭核电1号机组竣工,形成“老树新枝”与“新树成林”并进格局;现代渔业蒸蒸日上,中国黄唇鱼种源保护与技术研究中心暨南海大黄鱼种业创新基地等多宗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签约落户,向海图强步履铿锵。
推动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慢慢地加强县域总实力。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惠州将强化园区主引擎功能,推动7个千亿级园区完成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投资120亿元以上,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打造现代专业化园区。
如今,居住在龙门县城的市民看病不用再去广州、深圳,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诊疗服务。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全面托管县总医院后,县域内就诊率跃升至92%以上,县总医院荣获国家级“医共体建设标杆奖”。
在博罗县,居民同样深切感受到就医的便利。县人民医院新院、县中医医院新院等全面启用,省中医院与县中医医院共建协作医院并挂牌运营,县妇幼保健院异地升级改造快速推进,博罗县获评2023年度广东省健康县。
教育资源优化同样令人瞩目。全国名校中山纪念中学团队全面托管帮扶龙门县高级中学,示范带动全县办学质量整体提升;博罗县优质教育资源布局更加均衡,2023年以来,新增公办学位近8000个,补充教师近900名,建成5个城乡教育共同体,本科率达到51.21%。
“以前总担心孩子教育、老人看病问题,现在县里条件慢慢的变好,我们返乡创业更安心了。”在博罗县石湾镇开办农庄的陈先生感慨道。
随着博罗县在石湾镇、园洲镇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县域副中心,产业园大道等骨干道路通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博罗实验中学入驻、商业综合体崛起,小镇脱胎换骨,给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惠州紧扣民生关切,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博罗县以入选省第二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为契机,大力推进“老城区新活力·提品质补短板”等项目建设,县城古城改造初见成效,县城供水源水输送工程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惠东县加快建设医疗卫生项目,有序推进学校改扩建等项目建设,持续构建养老服务网络,聚焦“一老一小”提供多元化公益服务,为群众搭建“温馨家园”;龙门县城商业建设行动、古城街区改造激活老城活力,温泉文旅项目稳步推进,“一老一小”服务体系逐渐完备,未来社区试点开展建设,公共服务不断从“有”向“优”跨越……通过做细做实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大事,惠州县城的综合承载力和吸引力显著增强。
博罗县石湾镇率先完成“七个一”建设,跻身全国千强镇;龙门县龙华、龙江、地派镇以特色主题进行打造,提标完成美丽圩镇“十三个一”建设……惠州典型镇培育实现全覆盖,美丽圩镇的“颜值”正加速转化为经济价值。
行走在龙门县永汉镇街头,造型时尚的建筑外立面上,憨态可掬的“豹猫”或伸手抓奶茶杯,或在房顶捕捉蝴蝶。这个创新打造“IP+文旅”的“豹猫小镇”,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47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营收超19亿元。
惠州在巩固提升“5+50”个首批典型镇村的基础上,加快第二批“19+157”个典型镇村培育,推动“14+50”个镇村重点提升,辐射带动其他镇村同步发展,镇村面貌加速蝶变。
在典型村培育上,惠州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一村一策”,高标准建设特色鲜明典型村。
近年来,龙门县平陵街道山下村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依托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和生态优势,采用“红+绿”模式发展乡村旅游,成立村集体企业,建设红色文化驿站、研学科普基地,盘活闲置土地房舍发展民宿等配套产业,强化联农带农惠农,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入选全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化经营类典型案例。
惠州乡村的“面子”也在悄然改变。在龙门县,乡村工匠们运用乡土材料、真石漆和本地青瓦改造农房屋顶房檐,推动农房焕新提质、乡村蝶变,这一打造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的经验获全省推广。通过实施“小披檐”改造方案,惠州探索出美观实用的建筑光伏一体化农房建设方式,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
与此同时,惠州坚持改革集成,实施小镇合并设立新长宁镇、扎实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健全完善县镇村组“四级统筹”机制、实施“四网融合”三线整治模式等,以“一批创新”激活释放内生动力活力,实现镇村面貌质的飞跃。
骑行追风,邂逅乡野田园风光;漫步悠行,细品山水诗意;驻足休憩,感受人文风情……在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总能找到最对自己最合适的旅行打开方式。
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引领区省道S254(龙门段)最美旅游公路。
这条以“8字形”串联两大名山的旅游公路,总长218公里,途经9镇54村,串联200多个景点,宛如一条文旅“大动脉”,将沿途的特色自然风光、主题驿站、古村落等串珠成链。
公路设计充满诗意:以苏东坡16件赏心乐事为主线个主题驿站,并引入头部民宿企业提前介入运营。更令人瞩目的是,惠州邀请超百名顶尖设计师全过程参与引领区设计,对生态、历史进行创造性转化。
这条文旅“大动脉”正为沿途乡村打开全新发展空间。龙门县龙华镇长滩村通过古风貌整治、建筑活化、文化传承,植入新业态,打造古今融合的农文旅综合体,预计今年开放试运营,有效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
去年以来,惠州把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作为全方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最有力抓手和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机遇。
如今,温泉康养产业已成龙门县亮丽名片。龙门县构建“温泉+”多业态深融矩阵,加速建设投资约20亿元的奥飞国漫温泉亲子乐园等重点项目,打造温泉康养集聚区,推动温泉民宿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今年“五一”期间,全县游客接待量超33.24万人次,同比增长20.92%。
龙门县抓住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契机,规划6条总长118公里、串联42个行政村(含8个典型村)的美丽乡村走廊。惠阳区计划打造“将军故里·红色客乡”“凤栖良田·山水美景”两条美丽乡村走廊,推动典型村片区培育,建设大湾区休闲度假目的地。
“通过整合引领区优质资源,聚焦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花园、世界级森林温泉康养目的地、岭南特色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地,奋力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惠州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全民参与工程,“百千万工程”需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惠州积极营造全社会共推共促“百千万工程”的良好氛围,引导、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群策群力助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在龙门县龙城街道城西村,农民工匠协会打造工匠协会信息共享平台,让工匠在家门口承接项目,近日入选省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中表现突出集体。
2023年,惠州率先成立全省首个市级乡村建设工匠协会。据协会会长陈海强介绍,通过多年探索与实践,从2018年成立之初的21名工匠发展成现在拥有216人的乡村建设“全工种团队”。
协会以百果里农业综合体项目为载体创造了“三金模式”——让工匠赚薪金、村集体收租金、村民在家门口赚现金,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近日,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乡村建设工匠共富联盟成立,推动技艺传承与工匠增收。
引导群众参与乡村经营,美丽环境促进富民增收。作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创新“强村公司+合伙人”联运机制,深层次地融合古村文化与国潮元素,走出了一条墨园特色的强村富民新路径。
“环境慢慢的变好,游玩项目越来越丰富,带动乡村旅游越来越旺。”村民陈日强说。据悉,古村旅游区通过国家3A级旅游景区评定,实现“村庄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村集体收入从10万元跃升到超50万元。
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发展合力。博罗县积极主动对接深圳市福田区,扎实推进共建产业园建设,推动两地产业互嵌发展;省纵向帮扶驻龙门县工作队推动天然保健品NP现代科技(龙门)基地项目建设,引进企业组织粤民投农业(龙门)现代设施蓝莓种植基地项目;“双百行动”驻龙门县服务队组织近千名师生参与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项目,提供强有力人才、智力支撑……
“要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定向培养、培训和输送县域急需各类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全面人才支撑。”惠州学院驻惠城区汝湖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负责人,惠州学院—汝湖镇乡村振兴博士驿站负责人王国莉建议,深挖“百千万工程”城乡融合发展“真需求”“真问题”,校地深层次地融合搭平台、建机制,以“出方案”“解难题”为目标,充分的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优势,通过科教深层次地融合,广泛协同校内外资源,精准赋能“百千万工程”,多方力量共同书写惠州“百千万工程”的精彩篇章。
近日有消息称,开业运营17年的红星美凯龙长沙韶山商场即将落幕。根据长沙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有限公司近日发布的致全体商户的告知函,称长沙韶山商场于2025年6月30日启动闭店工作。
中国人的团结再一次具象化了!榕江民众自发排6公里长队,含泪送别救援队员
极目新闻记者 柳之萌近期,贵州榕江因洪水灾情非常关注,全国各地多个救援队奔赴榕江支援。经过数周的救援,当地情况逐渐稳定,水电供应恢复,街面的淤泥基本清洗整理干净,商铺能够顺利营业。
泰国7月1日宣布,受理有关调查总理佩通坦是不是真的存在违宪行为的请愿书,并决定即日起暂停佩通坦行使总理职权,直到作出裁决。
全红婵确认缺席新加坡世锦赛,陈芋汐领衔中国跳水队出战,回省进行康复治疗,此前因脚腕旧伤复发退出全国冠军赛
美国搞关税大战,对中国是好事吗? “当然并非是,但这仗必须打
4月25日,融合情景剧《侨批往事》在福建晋江正式演出。刘翼 摄婉转细腻的唱腔、原汁原味的方言、跌宕起伏的剧情......近日,潮剧《侨批颂》在中国戏曲学院首演,该剧以侨批为主线,再现了华侨先辈筚路蓝缕的奋斗史与深沉的家国情怀。
很多运动的人会存在两个极端,要么早上天刚亮就出去锻炼,要么就是晚上睡觉前去夜跑等。但一项研究发现,很多人都锻炼错了!
2025年7月3日下午5时许,成都市区遭遇大暴雨袭击,多处地区出现严重积水情况。网友发布视频截图。7月4日,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网络上,诸多定位于淮口、北河大桥、天星街、梅林公园等地的网友们发布了关于“金堂涨水”“第一次洪峰过境金堂”的视频,引发了大家的相关讨论。
列车脱线小时乘客砸窗通风未受罚,专业技术人员:火车定制玻璃单块更换费用超千元
K1373次列车上被乘客打破的窗户(视频截图)大河报消息,7月2日20时,金温地方铁路公司一列货物列车在沪昆线东孝站停车不及,致一客运列车K1373脱线,引发关注。
从出道开始,许晴可谓是“撩汉无数”,从富商到大明星以及导演,不少男人纷纷拜倒在许晴的石榴裙下。如今,虽然她已经年过半百,但是依旧风韵犹存。